大部分家長到一兩歲時會開始注意孩子的語言發展是否有異常,因為這年紀的小孩應該會開始「說話」,而說得多與少往往就是家長判斷語言發展的標準,但其實語言發展是從小嬰兒就開始的,嬰兒時期開始回應大人說話聲音,慢慢使用手勢或肢體語言表示意思,這些行為就是正在發展語言能力,而照顧者可以怎麼協助在前語言期(尚未出現有意義的語詞出現)的孩子順利發展語言能力,以下有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。
當小孩還不能表達很多意思時→
1. 建立需要溝通的環境:當小孩任何需求都被滿足時,他就會失去溝通的動機,因此適時忽略孩子需求讓他來找我們,像是我姪子平常由我媽帶,我媽按時餵食,完全沒有餓到的機會,假日我大哥大嫂自己帶,那周末沒人認真照表餵食,因此他學會按著肚子說「餓」。讓小孩來找我們要水喝、要糖果吃、要幫忙,甚至我們可以製造出這樣的環境,例如把玩具放很高,耍點心機讓小孩更有溝通的機會。
2. 滿足其溝通需求:上例中我姪子按著肚子說「餓」,全家人就會開始找吃的給他吃,他因此學會要求並且知道這要求會被滿足,持續正增強下,這樣溝通的行為就會越來越多。而這個溝通需求不見得是使用口語,像是小孩用手遮住臉就是想玩躲貓貓,那照顧者當然就要好好陪玩。
3. 視小孩為溝通對象:多詢問他們,就算他們還不能回答,但至少可以給他們選擇題,像是「飲料想喝牛奶還是冬瓜茶呢?」如果選擇題還是有點難,我們就出是非題「喝牛奶好不好?」讓他可以做出選擇,他會更懂得溝通的意思。
總而言之這時期的重點是,讓小孩知道溝通是一來一往,並且從溝通中得到好處,讓他們更有動機去主動做出溝通的行為。
開始出現語言了以後,請看在家也能做--學語期這篇喔~
歡迎按讚我的facebook粉絲頁: